曾经肥沃富饶的渭水河畔,如今的柳林村宛如一座陷入绝境的孤岛,***旱的阴影死死笼罩。
以往生机勃勃的田野,此刻就像一片荒芜的沙漠。
土地干裂得不成样子,一道道缝隙纵横交错,大的能伸进成年人的手臂,小的也如发丝般密密麻麻布满田间。
这些干裂的缝隙仿佛是大地干涸的嘴唇,张着大口,无声地诉说着对雨水的渴望。
原本用来灌溉农田的沟渠,早已干涸见底,只剩下一道道干涸的泥痕,在烈日的烘烤下,显得格外刺眼。
田中的庄稼更是颗粒无收,枯黄的秸秆无力地耷拉在地上,在燥热的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绝望的低泣。
村民们望着这片毫无生机的田野,眼中满是无奈和悲伤,那是他们一年的希望,如今却化为泡影。
村里的水井也未能幸免,一口口井都枯竭了。
井口周围堆满了干涸的泥块,井绳在空荡荡的井壁上无力地晃动着。
为了能弄到一口水,村民们不得不走上几十里山路,前往远处的水源地挑水。
每天天还没亮,就有长长的队伍背着水桶,艰难地朝着水源地进发。
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沉重的脚步和疲惫的身影,显示出生活的艰辛。
而那来之不易的水,也被村民们视若珍宝,小心翼翼地使用,洗衣服的水留着拖地,洗菜的水用来喂牲口,绝不肯浪费一滴。
干旱带来的不仅是庄稼和水源的危机,还引发了一系列的疾病。
由于长期缺水和营养不良,许多村民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趁机找上门来。
玉娘的母亲便是其中之一。
她卧病在床,面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起皮,身体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玉娘守在母亲床边,看着母亲痛苦的模样,心如刀绞。
她四处求医问药,可村里的郎中也无能为力,因为药材稀缺,很多药都凑不齐。
玉娘连抓药的钱都凑不出来,更别说送母亲去远处的医馆医治了,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的病情日益加重,却毫无办法。
在这绝望的时刻,柳林村的祠堂里却弥漫着一股诡异而压抑的气氛。
烟雾缭绕中,巫祝身着奇异的服饰,头戴插着羽毛的高冠,身着绣满神秘符文的长袍,手持桃木剑,在神案前念念有词。
他的脸上涂着五颜六色的颜料,表情严肃而庄重,嘴里吐出的咒语含糊不清,让人心生敬畏。
周围的村民们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恐惧和迷茫。
他们身着破旧的衣衫,由于长期的劳作和饥饿,身体都显得十分瘦弱。
大家紧紧地挤在一起,仿佛这样就能获得一丝安全感。
突然,巫祝停下手中的动作,脸色阴沉地大声说道:“这连年的大旱,是因为我们触怒了山神!山神降下怒火,才让我们遭受如此灾祸。
若想平息山神的怒火,必须献上一名童女祭天,否则灾祸将永远笼罩我们,村子也将走向灭亡!”此言一出,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年轻的父母们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下意识地紧紧抱住自己的孩子,仿佛生怕一松手,孩子就会被山神夺走。
母亲们眼中满是惊恐与不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们将孩子护在怀里,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不要”。
父亲们则眉头紧皱,拳头紧握,虽然心中愤怒,但面对未知的山神,又感到无比的恐惧和无奈。
老人们则唉声叹气,默默流泪,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深知在这种情况下,村民们往往会做出一些无奈的选择。
孩子们还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感受到了大人们的紧张和恐惧,在父母的怀里吓得瑟瑟发抖。
在人群的角落里,一位名叫玉娘的少女,紧咬着下唇,气得浑身发抖,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玉娘今年十六岁,生得眉清目秀,虽然穿着一身破旧的粗布衣衫,但依然难掩她的聪慧与坚韧。
她自幼父母双亡,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含辛茹苦地将她养大,母女俩感情深厚。
如今母亲重病在床,生命危在旦夕,可玉娘连抓药的钱都凑不出来,更别说送母亲去远处的医馆医治了。
现在,还要面临献童女祭天这样荒谬的事,她怎能不愤怒?玉娘想起母亲平日里对自己的疼爱,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母亲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她。
冬天,母亲会用自己粗糙的双手为她缝补破旧的棉衣,让她能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温暖;夏天,母亲会在闷热的夜晚为她扇扇子,驱赶蚊虫,让她能安然入睡。
而现在,母亲正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她却无力相助。
玉娘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救母亲,救村子,绝不能让村民们做出这种荒唐的事。
夜晚,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夜的宁静。
月光洒在地上,像是铺上了一层银霜,整个村子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
玉娘趁着夜色,偷偷溜进了祠堂。
祠堂里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昏暗的烛光在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墙壁上的神像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阴森恐怖,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注视着玉娘的一举一动。
玉娘深吸一口气,径直走到神案前。
神案上摆满了各种祭祀用品,有猪头、水果、酒水等,这些都是村民们省吃俭用凑出来的,希望能借此平息山神的怒火。
玉娘看着这些祭品,心中更加愤怒,她拿起放在一旁的《孝经》,对着空荡荡的祠堂大声说道:“所谓祭天求雨,不过是你们这些巫祝骗人的把戏!《孝经》有云:‘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是天地间最宝贵的,怎能因为一场旱灾,就牺牲无辜的性命?我们应该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些虚无缥缈的祭祀上!你们口口声声说为了村子,为了村民,可这种牺牲他人生命的行为,真的是为了大家好吗?”玉娘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空荡荡的祠堂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愤怒和质问。
说完,玉娘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一道奇异的光芒从她怀中闪过。
玉娘惊讶地停下脚步,疑惑地掏出父亲遗留下来的《山海残简》。
这本《山海残简》是父亲生前最珍贵的物品,玉娘一直带在身边,希望能从里面找到一些关于父亲的回忆和线索。
只见原本黯淡无光的残简上,突然显出血色图腾。
那图腾像是某种神秘的指引,光芒闪烁间,隐隐指向终南山的方向。
玉娘心中一动,她想起了村子里流传的“青鸾衔石镇山河”的古谣。
难道这就是寻找青鸾神石的线索?那青鸾神石真的能拯救村子,救母亲吗?玉娘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但此刻,她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紧紧握住《山海残简》,暗暗发誓:“无论多么艰难,我都要在七日之内找到青鸾神石,拯救村子,救母亲!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也绝不退缩!”第二章 仙山奇缘玉娘怀揣着找到青鸾神石救母救村的坚定信念,背着简易的行囊,里面装着少许干粮、水袋,还有那神秘的《山海残简》,毅然决然地踏入了终南山这片神秘的领域。
刚一进山,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潮热且刺鼻的气息,那是瘴气的味道。
眼前的景象仿佛被一层灰色的薄纱所笼罩,视线被极大地阻碍。
瘴气如同一团团诡异的烟雾,在山林间弥漫、翻滚,丝丝缕缕地往人的口鼻中钻,让人头晕目眩、呼吸困难。
玉娘赶忙用衣袖紧紧捂住口鼻,试图阻挡那股令人作呕的气味,但效果甚微。
她的脚步变得虚浮,每迈出一步都感觉像是踩在棉花上,绵软无力,大脑也变得昏昏沉沉,思维仿佛被一层迷雾所遮蔽。
随着深入瘴气区域,周围的树木也显得格外诡异。
原本翠绿的树叶变得枯黄、卷曲,树干上爬满了形状怪异的藤蔓,有些藤蔓还不时地扭动着,仿佛有生命一般。
脚下的土地泥泞不堪,时不时地还会冒出一些冒着气泡的泥沼,散发出阵阵恶臭。
玉娘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危险,可瘴气却越来越浓,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逐渐将她包围、吞噬。
她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只能凭借着模糊的记忆和感觉,摸索着向前走。
就在玉娘感到绝望,双腿几乎支撑不住身体的时候,一阵清脆而悠长的鹿鸣声传来。
这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突兀,却又带着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玉娘费力地抬起头,只见一只通体雪白的巨鹿出现在眼前。
这只巨鹿身形巨大,身姿矫健,浑身的皮毛如同冬日的初雪,洁白无瑕,在瘴气的笼罩下,竟隐隐散发着一层柔和的光晕。
它的眼睛如同深邃的湖泊,清澈而神秘,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其中的奥秘。
巨鹿迈着优雅的步伐,缓缓走到玉娘身边,轻轻地蹭了蹭她的手臂,仿佛在表达着安慰和善意。
玉娘心中一动,她从巨鹿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和信任,这种感觉让她在这充满危险的山林中找到了一丝依靠。
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玉娘用尽全身的力气,爬上了巨鹿的背。
巨鹿驮着玉娘,在山林间如同一道白色的闪电般奔跑起来。
它的四蹄轻盈地踏在地面上,带起一阵微风,将周围的瘴气吹散。
玉娘趴在巨鹿的背上,感受着扑面而来的风,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在奔跑的过程中,玉娘不经意间望向巨鹿的眼睛,竟看到了前朝方士的幻影。
那方士身着道袍,道袍上绣着神秘的符文,随着他的动作,符文似乎还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他手持拂尘,眼神中透着神秘的光芒,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进行着某种神秘的仪式。
玉娘心中充满了疑惑,她不明白为什么会在巨鹿的眼睛里看到这样的景象,这个前朝方士又和自己的旅程有什么关联呢?但此时她无暇顾及这些,只想尽快摆脱瘴气,找到青鸾神石。
不知过了多久,巨鹿终于带着玉娘穿过了瘴气弥漫的区域。
玉娘从巨鹿背上下来,感激地抚摸着巨鹿的头,说道:“谢谢你,巨鹿。
若不是你,我恐怕早已迷失在那瘴气之中了。”
巨鹿似乎听懂了她的话,轻轻地鸣叫了一声,然后转身消失在了山林之中。
玉娘告别巨鹿后,继续向山中深处走去。
山路崎岖难行,时而陡峭,时而泥泞,两边的山峰高耸入云,遮天蔽日,让山林中显得格外阴暗。
玉娘在山林中艰难地攀爬着,她的衣服被树枝划破,身上也被荆棘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但她没有丝毫退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找到青鸾神石。
不知走了多久,她来到了一处悬崖边。
悬崖边有一块平坦的石坪,一位老者正坐在石坪上,面前摆着一副珍珑棋局。
老者白发苍苍,如同冬日的霜雪,面容和蔼,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眼神中却透着一股深邃的智慧,仿佛能看穿世间万物。
他身着一袭朴素的长袍,衣袂在风中轻轻飘动,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他看到玉娘走来,微笑着说道:“小姑娘,你从何而来?又要去往何处?”玉娘向老者行了一礼,说道:“老丈,我来自柳林村。
如今我们村子正遭受大旱,我母亲也重病在床,生命垂危。
我听闻青鸾神石能拯救村子,救我母亲,所以特来终南山寻找。
途中历经艰险,才来到此处。”
玉娘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
老者微微点头,指了指面前的棋局,说道:“既然来了,就陪我下一盘棋吧。
若你能破了这棋局,我便送你一件宝贝。
这宝贝或许能在你接下来的旅程中帮到你。”
玉娘看着棋局,心中有些犹豫。
她从未学过下棋,对这复杂的棋局更是一窍不通,但想到老者所说的宝贝或许能帮助自己,便决定一试。
玉娘仔细观察着棋局,发现这棋局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棋盘上黑白棋子相互交错,形成了一个个复杂的阵势,每一步棋都需要深思熟虑,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玉娘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努力回忆着父亲曾经教导她的一些道理,试图从中找到破局的方法。
突然,她想起了父亲曾经说过的“宁弃十子,不杀一卒”。
这不仅仅是下棋的策略,更是做人的道理,意味着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取舍的智慧,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玉娘深吸一口气,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始落子。
她的每一步棋都下得小心翼翼,眼神专注地盯着棋盘,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这盘棋。
老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脸上不时露出赞赏的神色。
随着棋局的推进,玉娘逐渐找到了感觉,她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落子也更加果断。
经过一番激烈的博弈,玉娘终于成功破局。
她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老者满意地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火折递给玉娘,说道:“这是防风火折,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轻易点燃。
在这终南山中,危险重重,这火折或许能派上用场。
希望它能在你接下来的旅程中帮到你。”
玉娘接过火折,感激地向老者道谢:“多谢老丈,若不是您的帮助,我恐怕难以继续前行。
您的大恩大德,我玉娘铭记在心。”
玉娘继续前行,穿过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到了一个幽静的山谷。
山谷中,有一面平静的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天空。
湖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湖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
湖边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五颜六色,散发着阵阵清香,仿佛是人间仙境。
玉娘走到湖边,想要喝点水休息一下。
当她俯下身时,突然发现水下有一个奇异的景象——一只被铁链所缚的青铜巨鸾。
巨鸾的身体被铁链紧紧缠绕,巨大的翅膀被束缚着,无法展开。
它的眼睛紧闭着,仿佛在沉睡,又仿佛在承受着无尽的痛苦。
青铜巨鸾的身上刻满了神秘的符文,这些符文在水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似乎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玉娘心中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