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终身误翻译》是大神“二两糖炒花生”的代表丽妃娘京城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母后说我是骠骑大将军的孙哪怕是刀剑竖在眼也是决计不能哭可我却偏偏很爱直到我时不时看见母后抹看见父皇疯了似的求母后回看见我的外祖威震八方的骠骑大将捧着母后的书信痛我却渐渐不再爱哭1“朕说过不许在今日过生难道你都忘了吗?”桌上的碗碟被父皇的长袖扫落在我看着母后一早起来为我做的栗粉糕碎成了好几一下子没忍哭了起父皇皱眉扫了我一似乎对此很不...
母后说我是骠骑大将军的孙女。哪怕是刀剑竖在眼前,也是决计不能哭的。
可我却偏偏很爱哭。直到我时不时看见母后抹泪。看见父皇疯了似的求母后回来。
看见我的外祖父,威震八方的骠骑大将军,捧着母后的书信痛哭。我却渐渐的,不再爱哭了。
1“朕说过不许在今日过生辰,难道你都忘了吗?”桌上的碗碟被父皇的长袖扫落在地。
我看着母后一早起来为我做的栗粉糕碎成了好几块,一下子没忍住,哭了起来。
父皇皱眉扫了我一眼,似乎对此很不耐烦。母后这才将我抱给秦嬷嬷,吩咐她带我下去。
门外的宫女姐姐们一溜烟全跑了进去,蹲在地上收拾那一地狼藉。今日是五月初七,
我的生辰。也是我第一次在这天过生辰。过去的五年里,
父皇总要将我的生辰往后延上一个月。我问母后为什么。她说,
因为父皇最爱的人在五月初七那日死了。我问她:“父皇最爱的人难道不是你吗?
”她回:“不是。”母后说,父皇最爱的人是个很厉害的女孩子。十几岁便名冠京城。
一柄长剑,救父皇于贼匪之下。自己却断送了性命。
虽然我也觉得这位救了我父皇的女英雄很是厉害。但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为何父皇一定要将我的生辰拱手相让与她。不过既然母后如此照做了五年,
那自然是有她的道理在的。反正在何时过生辰对我来说都大差不差。谁知今日一早,
母后却忽然提出要给我过生辰。我很是意外。秦嬷嬷对此则十分担忧。她劝说了我母后几句,
却只见她摇摇头:“钰儿是我痛了一天一夜才生出来的,为何不能在今日为她过生辰?
”闻言,秦嬷嬷便没再继续说,只是多叫了几个人围在长春宫外。
但父皇不知从哪听到了消息,饭菜刚端上桌,他就来了。
那些都是母后一早吩咐小厨房给我做的。糖醋小排,南煎丸子,酱肉馅饼,
栗粉糕……都是我爱吃的。可父皇却看都不看一眼,全扫掉了。“我讨厌父皇。
”我哽咽着在秦嬷嬷耳边说道。秦嬷嬷赶忙捂住了我的嘴,加快脚步把我抱走。
虽然她走得很快,但我还是能依稀听见父皇和母后的争吵声。
这种声音在近几个月越发频繁地出现在长春宫内。2我跟着宫女姐姐玩了一会木马,
才看见母后红着眼睛走来。她拿出帕子擦了擦眼泪,走近我面前蹲下:“钰儿乖,
你跟姐姐们再玩一会,母后去吩咐厨房再给你做一盘栗粉糕,咱们去园子里边看星星边吃,
可好?”我乖巧地点点头,继续摇着木马。虽然我觉得哪日过生辰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别。
因为平日里若是我有任何想吃的东西,母后也是会吩咐厨房去做的。
但既然此次母后坚持要在今日给我过生辰,那依她也罢。只要母后开心,今日,明日,后日,
我都是可以过生辰的。当月亮挂上树梢时,母后叫人在园子里摆上了桌椅。
我很喜欢在园子里度过的夜晚。因为天上会有星星,桌上会有栗粉糕,
身旁会传来母后和宫女姐姐们的笑声。宫女姐姐们像我一样,喜欢听母后讲故事。
因为母后看过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是我和宫女姐姐们从来没见过的。
母后小时候是不住在皇宫里的。她说她住过大草原,跑过荒漠,训过野狼,在马背上睡过觉。
抬起头便是一望无际的银河。而不是现在这样,只有零星几点光亮点缀的四角夜空。
母后讲起这些故事时,眼里的笑总是会蕴着淡淡的哀伤。
宫女姐姐说母后像是活在话本里的人。我还没读过话本,不知道话本里的人是什么样。
但我知道,话本里的人应该不会像我母后这样,借着吃栗粉糕的功夫偷偷掩着面哭泣。
这已经是近几个月来,母后不知道第几次哭了。我想把自己的帕子拿给她擦泪,
但是她已经抬起了头,一言不发地看着天上的星星。
我问过她为什么总是这样呆呆地看着那些星星。她说:“因为母后想自己的母亲了。
”几个月前,秦嬷嬷火急火燎地跑进母后的寝殿,说是她听父皇身边的李公公说,
外祖母病得很严重。母后那晚连外裳都没来得及披上,就跑去找了父皇。
我躺在床上等了她许久,只等到她哭红了眼睛回来。身上的衣物也都湿了,
一个劲地往下淌着水。自那以后,母后就病了,不停地咳嗽,一直到现在都在吃药。
也是自那以后,父皇来长春宫的次数愈加少了。母后说是因为长春宫总浸在一股药汤味里,
所以父皇才不爱来。我知道那都是骗小孩的。因为太后娘娘的寿康宫里也总是一股药味,
但父皇却每天每天都要去那里用早膳。3母后今夜给我们讲了一个好长好长的故事。
但我听到后半段就睡着了。只依稀听见秦嬷嬷和宫女姐姐们在偷偷抹眼泪。
所以我断定这不是我喜欢的故事。因为以前母后讲故事时,我都是不会睡着的,
甚至还会拉着她的手让她再讲得细一些。宫女姐姐们也会笑着看我缠着母后。她们越笑,
我便缠得越发厉害。因为我知道,她们其实比我更想听母后讲故事,
只是她们不好意思说罢了。第二日,我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正坐在母后的寝殿里用膳,
就听秦嬷嬷说道:“娘娘身子尚好,皇上就将后宫事务全都交由丽妃来打理,
怕不是要生出事端来?”秦嬷嬷说的这位丽妃娘娘在我们长春宫是很不讨喜的。
我和宫女姐姐们都很讨厌她。因为上次她来长春宫给母后请安,见我捧着一盘花生酥在吃,
便腆着脸来向我要。我大发慈悲拿了一块给她。谁知她吃过后就浑身发痒。那日晚膳,
父皇急匆匆地赶来,训斥母后心思歹毒,要加害丽妃娘娘。还让她在长春宫禁足一个月。
我实在是不能理解。明明是她硬要抢我花生酥吃,为何又成了母后的不好?
反正下次她再来向我要东西,我是万万不会给的。母后桌前的米粥刚吃几口,
就让人收了下去。秦嬷嬷想劝她再吃几口,却被她摆摆手回绝了。
“丽妃虽然入宫也有几年了,但总是改不了身上的小家子气。”“这样,
你待会去找一趟太后身边的齐公公,就跟他说,淑贵妃的兄长近来在我父亲手下屡立战功,
我父亲对他赞许有加。”我扒着碗里的米粥,想了半天都没想透母后话里的意思。
但秦嬷嬷很快就连连点头,笑着走开了。没过几天,那丽妃娘娘便红着张脸来了长春宫。
那时我正坐在母后身边,一边吃着桂花糕一边听她念诗。见她进来,
我赶忙捂住仅剩的几块桂花糕,生怕又被她抢了去。丽妃娘娘在我们长春宫又哭又闹。
她指着母后的脸,面目狰狞道:“你知晓皇上爱我胜过于你,为了打压我,
竟宁愿将这后位拱手让与那淑妃,你可知晓她是个什么人,
你就不怕她与她兄长联手起来将你父亲拉下马?”丽妃娘娘的声音聒噪得很,
母后每次见了她都会蹙起眉头。这次也不例外。母后将手中的诗文放下,
微微蹙眉朝她道:“皇上爱谁这事与我无关,我要将这后位让与谁也与你无关,
我父亲征战沙场数十年,现在的位置是他一刀一枪自己打下来的,
若因我让淑妃代掌后宫一事便将他拉下马,那丽妃你理应去皇上面前为我父亲辩解,
问问他是不是哪根筋没搭对,抑或是摔到了脑袋,而非跑到我长春宫来猫哭耗子。
”丽妃娘娘顿时就怒了,又跺脚又抹泪的。
我从未见过哪位妃嫔娘娘在我母后面前这样没有体面,顿时被吓得打了好几个嗝。
父皇先前还夸过她真性情。我瞧着倒与太后娘娘宫中那尚在襁褓中的小妹妹无异。
然后就见我母后给了她一巴掌。声音比番邦进贡的甜瓜还要清脆。丽妃娘娘这下不敢闹了,
捂着红肿的脸在原地呆愣了一会,随后忙不迭就往外跑。连礼都未给我母后行。
我猜她肯定是要去找父皇告状了。每回她在母后这里吃了瘪,都是要去找父皇告状的。
然后父皇就会来找母后吵架。但他又说不过母后,最后只能气急败坏地离开。
我担心母后会因为那丽妃娘娘生气,于是递给她一块桂花糕。她却笑着接过,
依旧像没事人一样,坐回软榻上继续给我念诗。4夜里,父皇差人送来了好几卷经书,
让母后认真抄写,以修身养性。我盯着那经书发愣。我母后向来是这世上脾气最好的人,
哪里需要修什么身养什么性。想来母后也是这样觉得的。
所以她又让人将那经书通通送去了丽妃娘娘的殿里。让她好好修身养性。淑妃娘娘来的时候,
给我母后带了许些自己做的蜜枣。她做的蜜枣并不似宫里给母后送来配药的那般容易糊嗓子。
是又甜又好吃的。所以我在一旁偷偷吃了几颗。淑妃娘娘拉着母后说了好久的话,
都是我不大听得懂的内容。只依稀能听见她们说起几位常来长春宫看望母后的妃嫔,
又聊了几句别的。甚至还偷偷数落了父皇几句。听得母后捂着嘴咯咯咯地笑。
淑妃娘娘离开前,还叮嘱母后要好好吃药,把身体养好。母后笑着摸了摸她的手,
叫她别担心。这天晚上,我同母后一起睡觉。她问我想不想学骑马。我说想。我很想学骑马。
我想像母后那般,躺在马背上看星星。母后说她八岁生辰时,外祖父送了她一匹马。纯白的。
跑起来好看极了。我说我的八岁生辰礼也想要一只纯白色的马。母后抬手刮了下我的小鼻子,
说她一定让外祖父给我挑一匹最好的马。我掐着手指头数了数。还有两年,
我就可以拥有一匹自己的马了。于是乎我开心地闭上眼睛睡着了。梦里我和母后骑在马背上,
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跑了一圈又一圈。再度睁开眼时,我却发现母后不见了。我喊了她几声,
却一直没有人回应。我又喊了秦嬷嬷和宫女姐姐们,也没有人说话。我只好自己摸黑下了床。
好在今夜的月光很亮,我借着洒进殿内的月光摸到了寝殿门口。平日里守夜的人都不在了,
整个长春宫静谧得吓人。于是我坐在门口哭了起来。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哭。
可能是因为往常只要我一哭,母后就会立即出现在我面前,笑我是个爱哭鬼。
所以我哭了好久,始终没见着母后的身影,便越哭越大声。她或许是在很远的地方,听不见,
所以才来得那么迟。直到秦嬷嬷跑来将我抱起,殿内才终于点起了灯。
她把我抱回到母后的床上,问我母后去了哪里。我哽咽着摇摇头,说不知道。
秦嬷嬷有些慌了,但还是安抚我在床上等着,她去把母后寻来。我向来是很听她的话的,
所以我就一直坐在床上等。5殿外灯火通明。长春宫是第一次进来这么多人。
宫女姐姐和许多穿盔甲的士兵四处跑来跑去,没有人敢吱声。父皇也来了。
但我只能听见他的声音,并没有见到他的人。他的声音与平时不大相同。
虽然听上去都是很生气,但这回的生气里似乎带着些许害怕。就像母后那次听说外祖母病重,
连夜跑去找父皇时的那种害怕。我缩在床头竖起耳朵听外面的声音,试图找到母后的踪迹。
直到一声”找到了”高高响起。随之而来的,是充斥着整座宫殿的哭泣声。
我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眼泪却止不住地往外流。好不容易抬手抹了一把,
泪水又自己夺眶而出。后来,我干脆将整张脸都埋进被褥里,以此来截断源源不尽的眼泪。
母后说过,我是骠骑大将军的孙女。哪怕是刀剑竖在眼前,也是决计不能哭的。
但我却偏偏很爱哭,一点也担不起大将军孙女的头衔。母后说我这点很像父皇。
他以前也爱哭。明明他比母后还要年长两岁,却总是要母后安慰他。奏折批到深夜他要哭。
朝堂上被太后娘娘驳了面子他要哭。母后不搭理他他也要哭。可我从未见过父皇哭,
所以我是不相信的。我只当是母后担心我脸皮薄,特意讲来安慰我的。但是这一夜,
我却真真切切地听见父皇哭了。我听见他悲痛欲绝地哭喊着:“萋萋,是朕的错,
都是朕的错,你别睡着啊,你快醒来。”“朕,朕不是不让你去见你母亲,
只是当时时局不稳,朕不能让你走,朕也没想到你母亲会,
会……”“你的身体怎么这么凉啊萋萋?太医,快给朕传太医!”“萋萋,你不能走,
你不能离开我的,你说你会一直陪着我的,你回来啊!你别走。
”“我错了……”我循着声音挪到了寝殿的大门后。看见我父皇跪在湖边,
怀里抱着一个湿淋淋的人儿。模样很像我母后。但又不是我母后。我母后很怕水的。
她说先前在宫里不小心掉进了池子里,父皇将她救上来后便染了风寒,喝了好久的药。
她不想再看见父皇难受,所以每次看到池子她都要绕得远远的。所以那人不会是我的母后。
她才舍不得父皇难受呢。6翌日,父皇脚步虚浮地走到我面前时,脸上表情很难看。
我没有办法形容,只觉得他下一秒就要哭出来了。果不其然,